【微党课】重走淌水崖水库建设路 当好新时代发展排头兵
寿光党建 昨天
时任临朐县九山镇党委副书记 陈伟
上世纪70年代的九山公社,年可支配收入只有1万元,干部群众却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凭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6000多名建设者忘我拼搏,连续奋战了6年零8个月,在群山巨石之上,牢牢竖起了淌水崖水库大坝,创造了天险石崖上建坝的奇迹。可以说,这是一部辉煌的历史,一段难忘的记忆,一座不朽的丰碑,一种永恒的精神。
淌水崖水库大坝,全长204米,由重力坝、连拱坝、公路桥、南北放水洞、溢洪道、水电站6部分组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和水产养殖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枢纽。
这个看似普通的水坝,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过是它10孔半圆拱组合而成的石砌连拱,看似“简单”的10孔半圆拱石砌连拱坝实则“不简单”,斜卧式浆砌石十连拱的精巧设计、大胆创新,让曾经肆虐咆哮的弥河变成了临朐人民慈祥安静的母亲河。如果从坝底向上看,凌然的壮伟让人感到头晕目眩,同时更让我们感受到工程的浩大和当年建设者的艰辛。现在我们想想,在当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无技术,二无资金,三无机械,能建起这样的水利工程,不仅让人惊叹于蕴藏在群众中的无穷力量和智慧,特别是对我们的年轻干部来说,更是不可想象。
当时水库建设时条件非常艰苦,“自带吃,不管穿,铺着地,盖着天”,但是自强不息的九山人民不怕困难!困难再大也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没有炸药自己炒,没有工具自己做,没有石灰自己烧。九山人民同心同德,党员干部一马当先,公社党委书记张彦士,亲自带领干部群众建设水库。
一肩肩抬上的干净料石,一双双血手印认证的精准砌筑,一脚脚踩实的水泥缝隙,成就了淌水崖水库40年不漏水的传奇。
水库建设时,石头多,石匠少,男劳力不够用,姑娘们冲上前。一群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在花一样的年纪,放下手中的绣花针,提锤上阵,到水库工地当上了女石匠。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来水库采访,被女石匠的行动所感染,以她们为原型,拍摄成《九山的姑娘把奇事变成了实事》。数万人次的建设者,在大坝工地上,如流水般隐去,他们背后家庭的默默付出与牺牲更是无法估量。九山党员群众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感染了时任昌潍地委书记的魏坚毅,感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条件再难,难不住干部就难不住群众;天气再冷,冻不住干部就冻不住群众。这感人的一幕幕,真实地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十年前的淌水崖,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铭刻在我们记忆的深处。淌水崖水库建成后,历届党委、政府都是“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岁月积淀的淌水崖水库精神,在弥河之源、五彩九山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并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
弥河综合治理、白沙河生态治理,九抬路、西辛路、沂白路,九山初中、宋王庄幼儿园,一项项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全国有机板栗示范基地、省级高标准农业产业融合示范项目、尧峪土地整理、博石高标准农田生产条件改善,一件件扩大生态农业优势的实事。省级特色小镇、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省级电商小镇,一个个实至名归的荣誉,都是对水库精神最完美的诠释。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不能忘记九山镇发展到现在“来时的路”,在镇党委的坚强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富强文明美丽幸福的五彩九山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