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秋天》教学设计
课题 | 《秋天》 |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第一课时 | |||
来源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54页《秋天》 | |||||
目标确立依据 | 课标分析 1.识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材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古诗和儿歌。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1课《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 ||||||
学情分析 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拼读和认读音节,但有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要充分利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给学生时间慢练习拼读课文,让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达到汉语拼音学习的目标要求。 相隔两个拼音单元,学生重新学习课文,而且是第一篇散文,要有新的学习目标要达成,因此我们教学环节步骤的设计,一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二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以利于学习。
| ||||||
学习 目标 | 1、朗读课文,能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三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读通句子。认识自然段。 3、熟读成诵,使学生了解了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
评价 任务 | 任务1:大声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中的句子。 任务2:通过读句子,并借助拼音、图片、生字卡片等方法,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把课后要求我们会认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任务3:自由朗读课文,说说秋天来了,什么发生了变化? 任务4:能读好带轻声的词语和课文中“一”字的变调。 任务5:熟读课文,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受秋天的美,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说话。 任务6:背诵课文,能够按课文内容填空。 | |||||
教具 学具 | PPT课件 、生字卡片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评价要点 | |||
环节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 同学们,你从这几张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柿子红了,树叶黄了,石榴张开嘴笑了,稻田像一片金黄的海洋,真是美极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出示“秋天”词卡,引导认读:“秋”是我们要学的生字,这个字是由学过的哪两个字组成的?根据学生发现,相机提示:秋天是禾苗成熟的季节,所以“秋”里有一个“禾”。利用词卡反复认读“秋、秋天”。 | 学生给“秋”组词找朋友,如秋天,秋风、秋雨。 | 1.朗读课文句子无错误,无卡顿。★
2.朗读词语流利、正确。★
| |||
环节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 1.师范读课文。 2.秋天来了,大自然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看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把课后要求我们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认识自然段。 同学们把课文都读了两遍,你们发现今天所学的这片文章跟我们以前学的儿歌、古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通常我们看到的文章都是由一段段独立的文字构成,我们把每一段文字叫做一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前面都会空两格,即两个字的位置。请大家找一找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并用数字标记出来。 同学们对照老师标的,是不是一样呢?请同学们看到课本65页。 4.随文识字。 你们认识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了吗?现在,我们把它们请到屏幕上来,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1)看图识字。认识象形字“气”。气,像流动的云气。“树叶”,认识新偏旁“木字旁”“口字旁”。拓展“木字旁”生字。认识“叶”字, (2)图文结合,认识“飞”字。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飞。
(3)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会”和“个”两个字,认识偏旁“人字头”。 |
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同桌互相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每一段长短不一样;每一段开头都空了格;句子很长……)
学生照样子,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这一篇课文,也给它标一下自然段。
认识组词:天气、空气、生气。 (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认识口字旁。
生做动作模仿鸟儿“飞”的样子。
学生自己交流识字方法。 | 1.能在文中正确找出秋天的景物变化★
2.朗读问句,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 |||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环节四:教师总结,拓展运用。 |
(1)师范读“天那么蓝,那么高”。生感受朗读“那么……那么……”时的语音、语调变化,注意读的时候要语速变缓,读音加重。 (2)“啊!秋天来了!”,读出感叹的语气。朗读指导:“啊”后停顿一下,“来了”读得慢一些,声音上扬,读出秋天到来时人们的喜悦之情。 (3)课文中由“一”组成的词语:一片片叶子、一群大雁、一会儿,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读的时候留意“一”发音。你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吗?(一在第四声和在第一、二、三声的字前,音调不同)
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大雁往南飞,让我们找到了秋天,了解秋天的美,这些都是我们用眼睛观察到的。其实除了以上的事物告诉我们秋天来了,还有很多事物也能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
联系生活,交流夏天的天气是怎样的,秋天来了,天气有什么不一样,有怎样的感觉。
学生生模仿朗读,自由读全文。
组词:一片树叶。认识“片”字。说一说,还有“一片( )”。 学生相机理解“一片片”,并认读词语。
(4)填空式背诵后,尝试独立背诵课文。
课后阅读主题丛书中的《秋天的果园》《会写字的梧桐叶》《几张飘落的红叶》《菊花》,看看分别写了秋天的什么景物?
|
1.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说说自己 平时在生活中的观察到的景象。★ 2.能够熟练地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背诵课文。★
| |||
板书设计 | 秋天来了!树叶 黄了 天空 蓝、高 大雁 南飞
|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