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不难,做好一件事,却很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一个好老师,做好一个老师,一直是我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累并幸福着。作为初登讲台的我没有多少教学经验,也不能成就多少大事,但是我一直坚持着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一目标。从教以来,我不断摸索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课堂的方法技巧。通过自己的实践 “亲其师而信其道”---让学生敢于靠近老师,真正与老师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成为学生内心喜欢的老师。
然而,让学生做到“亲其师”,就需要老师认真的引导与沟通。
课上,做个幽默又充满智慧的老师。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所以我们不能舍本逐末,而要向主场要效率。在我的英语课上,我不想要沉默寡言,正襟危坐的学生,被压抑的学生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课上我设计很多个小游戏,让学生动起来,天生好动的孩子们怎么可能不喜欢这么活跃的课堂了。虽然我用的游戏有些老套,有的游戏用了又用,可是孩子们还是乐此不疲,甚至自己玩出新花样。比如,我经常用的击鼓传花游戏,我用的方法比较单一,次数多了孩子们有了新玩法,比如:以小组为单位的传法,传男不传女的传法、、、、、、让我都为之赞叹。孩子们喜欢我的课堂,因为他们的天性得到张扬的同时又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喜欢我课堂的孩子们能不喜欢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课间,做个有童心、有活力的老师。陶行知说过“唯有童心,才能细腻地感受童心,理解童心”。我要用自己尚未泯灭的童心来感受进而抓住孩子们的童心。所以,在拿下课堂这个主战场之余,我必须利用课下这个副战场巩固我的胜利成果。当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的玩起了“跳牛皮筋、丢沙包、踢毽子、打羽毛球、、、、、、”这些我童年时期也与之朝夕相处的活动时,我心里也开始痒痒了,这也许是我们青年教师所特有的激情或是优势。“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也就以打入“敌人内部”为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回忆自己童年为真实目的加入到了孩子们的队伍。有了课堂上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做基础,孩子对我也没有对老师的那种惧怕与拘谨,不一会,我便打入敌人内部成为了他们的战友。而此时的他们还处处礼让于我,处处不让我出丑而是尽力让我赢,作为老师的优越感与成功俘获他们小心灵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充斥整个心房、、、、、、几次三番,我成了他们游戏时的盟友,课堂之外的朋友,袒露心扉的知心人。对于一位充满童心、充满爱心又视自己为朋友的老师,孩子们能不喜欢吗?
平时,做一个仁慈、宽厚的老师。“严师出高徒”这一直是大部分人所信奉的教育理念,但我坚持“还孩子们自由,他们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去年冬天,当皑皑白雪覆盖大地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孩子们望着鹅毛大雪那期盼的眼神。每每这时,学校都是明令禁止学生在雪中打闹怕发生意外。所以,在宣布出去堆雪人之前我向他们要了我想要的保证“玩雪时必须注意自己及同学的人生安全”下这个保证时孩子们很郑重很认真。事实也证明了,他们从内心向你下的保证他们肯定能做到。在接下来的堆雪人时间里,孩子高兴的手舞足蹈。我也用相机给他们记录下了这开心的一刻。半个小时过后,几个小女生到办公室叫我出来看雪人,当我看到一个个憨态可掬的雪人时不禁笑了。更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在雪地里画了大大的心形,上边写着“送给我们最最敬爱的英语老师,我们永远爱你”虽然不是多么华丽的语言,但是那时心里真的是开心满满。孩子们其实很懂事,很细心。在接下来的上课时间里,孩子们精神格外饱满,效率也特别高。因为他们懂得玩掉的时间需要补回来,通过自己领悟到的道理要比我们强灌输给他们的好的多。仅仅因为这小小的举动,孩子们又一次把我这个仁慈不严苛的老师形象记在了心里。
做学生们喜欢的老师一直是我的目标,也许目标并未完全实现但是我已经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就在前不久,我因事请假两周。当我回到校园时孩子们的欢呼雀跃让我很是感动,彷佛我的到来给他们带来的多么大的快乐。孩子们迎接着我、簇拥着我;有的还佯装生气的‘质问我’:“老师,你干什么去了,这么久都不回来,我们都想你了”。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是真的喜欢上了他们,看着他们那股高兴劲,我想“他们应该也喜欢上了我吧!”
“亲其师而信其道”也许有更深刻的含义,我的理解便是孩子们能够愿意与我亲近了,愿意与我心心相印了,那么我也就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孩子们如同沙粒,握的太紧我们反而失去的越多;放开双手,孩子们会主动投入我们的怀抱。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