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育
——读《教育是美的》有感
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先看的是书名——《教育是美的》,单一个“美”字就很吸引人,因为现在时兴的就是“美”,“ 美”的知识,“美”的课堂,“美”的老师,“美”的学生……然后我又习惯性的看作者,栁袁照,名字很朴实,很别致,读过这本著作后,才真正感受到作者本人和名字一样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很本色,与他追求本色人生的一以贯之的信念相吻合。
书中栁袁照对“美的教育”的阐释和实践,让我有了“一语点破梦中人”的感受,有警醒、有感悟、有启发,更深受触动。原来只停留在教好自己的课,管好自己的班级就OK大吉了这一层面,现在却对自己的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深层次认识。
教育的“美”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但尤为重要、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它在“育人”方面的“美”。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但往往有很多老师只注重了“教”,而忽视甚至遗弃了“育”,所以就有了我们经常说的“死教书”、“教死书”,这正与活的教育背道而驰了。
陶校长高瞻远瞩,看到了“育人”会使教育“美”起来,所以他坚定不移地推行素质教育,建立起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加大第二课堂的比重,给学生创造了一片发挥特长、张扬个性的天空,正是因为他“美的教育”思想的引领,宜昌一中才有了今天蒸蒸日上的可喜面貌。
“美的教育”真那么有必要,那么迫在眉睫吗?前段日子,看特级教师吴正宪的报告,报告中的案例触及的问题与陶校长的“活的教育”的思想不谋而合,让我深受触动。第一个案例是在五年级的一节数学《编码》公开课上,有的同学举例身份证编码时,老师顺势问:“我们的身份证编码有什么用处?”有一个学生的回答让上课及听课老师哭笑不得,他说:“如果我们国家发生战争,我可以迅速将自己的身份证编码换成别国的,逃离中国。”先不评判这个孩子的思想是不是“红又专”的,和后面的这个案例一对比,大家就会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了。第二个实例是吴老师和她的一个留学日本、又在日本结婚生子的学生外出吃饭,吴老师开车和学生坐在前面,后座是学生的两个孩子,大的仅5岁,小的3岁。路上,两个大人用汉语闲聊着,正聊到兴头上,大孩子在后面生气的用日语插话,吴老师不知什么情况,就问学生,学生随口说了句:“没什么,甭管他!”然后她们继续聊,不一会,大孩子又开始发作,这次表现的更生气。吴老师不解的问学生,原来两个大人聊日本的种种不好,两个小孩子不会说汉语,但却能听懂,第一次大孩子说的是:“不许说日本的坏话!”第二次说的是:“日本是最棒的国家!”
一个是五年级的孩子,一个是5岁的孩子,纵使我们可以说“童言无忌”,但相信每位同仁的心情都是沉重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缺失,当然这里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比来说,我们的学校教育责任会更重些,所以教育要“美”。“美”在哪里?不能单纯依赖学校的那点德育活动,而应该将德育释放到每一个科任教师,无论教哪科,都应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假如我教数学,那我就应该在学生小组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求真、求实”,实事求是的汇报操作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迎合老师随便报个数据,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会老实做人、踏实做事,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也能收获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美”的教育!
“美”的教育,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为之去探索,去实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循着陶校长走的“活的教育”的踪迹,坚定地走在教育这条大路上,让“美”的教育惠及到我们身边的孩子们!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